2月22日,《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全力服务一季度“开门红”促进经济高质量展开的25项办法》正式印发,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将聚集市场需求,杰出服务保证,全力助推经济展开提质增效。
聚集制作强市建造,坚持专班推动,自动对接市展开和变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分,环绕892家攀爬企业和872个省市县要点项目,列出环评服务清单和办理台账,定时调度项目环评展开,自动帮扶辅导。严厉执行服务企业联络员准则,提早介入,供给精准“1对1”服务,拓荒绿色通道,施行并联提速,做到即来即审。
开设环保政务服务“线上咨询”和“线下专区”,经过官方网站、政务服务窗口、热线电话、生态环境宣讲等途径,强化环评咨询服务,加大环评方针宣扬,协助企业精确了解掌握环评有关要求。加大服务攀爬企业力度,市、县生态环境部分深化企业一线展开调查沟通,听取企业诉求和定见主张,及时研讨处理项目建造中遇到的生态环境要素需求。
推动“三线一单”、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排污答应联接,活跃探究环评批阅和排污答应准则变革。继续对同类型基础设备项目和同一园区内同类型小微企业项目施行环评“打捆批阅”。全面遵循规划环评准则,催促济宁市一切工业园区编制年度盯梢监测陈述并向社会揭露,供入园企业免费运用。
全方位促进大气污染物减排,开释展开空间。一季度,发动施行低效办理设备全面提高改造工程。完结水泥、焦化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展开挥发性有机物“夏病冬治”作业,做好杰出问题排查整治。
一季度,印发入河排污口监督办理施行方案,展开入河排污口溯源剖析,提出“一口一策”整治办法,有序推动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全年力求建造2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项目。
和谐推动村庄内污水废物办理、畜禽粪污处置、饮用水源地维护等村庄环境整治作业,2023年末前,完结济宁市906个村庄整治使命。活跃对接省生态环境厅,辅导县(市、区)运用方针性金融机构专项借款整县制完结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办理,请求省级财务最高500万元一次性奖补资金。
每季度在济宁环境网站()发布更新危险废物运营答应证颁布状况,揭露危险废物运营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核准运营方式、核准运营类别等信息,合理规划布局危险废物使用处置设备,保证危险废物使用处置才能满意本市需求。
活跃探究多层面多范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用形式,执行《山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施行方案》有关作业要求,加速构成有利于减污降碳的工业结构、出产方式。探究树立个人碳账户和多层次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消纳途径。
深挖首要污染物减排潜力,树立要点减排工程清单并动态更新,推动首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腾出更多环境容量。严厉执行“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辅导县(市、区)执行辖区总量目标保证榜首职责,展开重大项目总量目标市级统筹和谐,优先保证省市县要点项目排污总量目标需求。
继续展开要点职业绩效分级,施行重污染气候应急差异化管控。辅导具备条件的要点职业企业活跃创立环境绩效A级企业,A级企业和引领性企业在重污染应急期间不停产限产,自主采纳减排办法。
严厉依照《山东省“两高”建造项目碳排放目标收储调剂办理办法(试行)》要求,协作做好碳排放目标省级收储调剂,并保证济宁市涉“两高”职业合规项目的碳排放总量需求。
继续展开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职业VOCs深度办理。企业选用契合国家有关低VOCs含量产品规则的涂料、油墨、胶粘剂等,排放浓度安稳合格且排放速率满意相关规则的,相应出产工序可不要求建造结尾办理设备。运用的原辅材料VOCs含量(质量比)均低于10%的工序,可不要求采纳无安排排放搜集和处理办法。
催促辅导各县(市、区)及时将2023年省对下搬运付出资金执行到详细项目。协作市财务局赶快下达2023年度省级生态文明建造财务奖补资金,加速资金项目施行进展,充分发挥财务资金效益。
精准辨认2023—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战要点使命、要点流域、要点区域及要点项目,树立济宁市生态环境资金预储藏项目清单,全力求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撑。
执行好绿色金融支撑生态环境维护和生态环保工业展开方针,广泛宣扬环保金融方针,引导企业申报环保金融项目,助力企业融资。
活跃申报省级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搬运转化基地,支撑获批建造的争夺省级奖补资金每个最高50万元。
力求创立1家省级生态环保工业特征园区,培养强大1家生态环保工业龙头骨干企业、36家生态环保工业高生长企业,安排企业参选省生态环保“百强企业”。安排展开1家环保管家和环境医院试点,争夺省级奖补资金每个最高50万元。
安排展开2023年度强制性清洁出产审阅作业,辅导并引荐2个以上工业园区和工业集群申报清洁出产全体审阅试点项目,争夺省级奖补资金每个最高100万元。
推动邹城工业园区获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命名,争夺新获命名园区省级奖补资金最高300万元。
加速推动济宁高新区洸府河东岸采煤陷落区生态修正EOD形式试点项目落地施行,鼓舞契合条件的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形式归入国家、省生态环保金融支撑项目储藏库。
在济宁市遴选10个左右抓生态环境维护、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展开的典型事例,加强宣扬报道,引导各县(市、区)政府和企业统筹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维护和经济高质量展开。经过市生态环境局微信、微博、网站等新媒体矩阵发布系列方针解读,展开方针帮扶作业。“点单式”供给环保法律服务,树立“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准则,针对性回答企业环保法律问题,为企业展开供给法治保证。
活跃参与省“百园千企”生态环保科技帮扶活动。印发国家和省生态环境科技立异惠企方针,自动上门送方针服务,安排展开“我为企业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举行生态环境科技沟通对接会,建立环保新技术沟通与协作渠道。
2023年2月底前,各县(市、区)全面执行“白名单”车辆免于定时排放查验和排气污染物检测。
依托生态环境综合法律才智监管体系,使用在线监测、用电监控等技术手段大力推动非现场法律,非现场法律份额到达30%以上。各县(市、区)指定专人担任,经过企业服务端APP建立企业法律服务渠道,完结企业环境法律相关事务“掌上办”;辅导企业经过服务端APP上传反应整改材料,并于收到整改请求3个作业日内完结“线上”审阅,完结闭环办理。
催促出产运营单位对水、气、辐射、危废等环保设备和项目安排展开安全危险评价和危险排查办理,不断提高企业环境安全水平。